第 第 1 1 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右图是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如果秦朝某官员检举其他官员重大失职行为,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可以找
皇帝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御史大夫
丞相
太尉 2.右图是秦始皇统一后所使用的文字,它最有可能的字体是:
A.隶书
B.楷书
C.行书
D.小篆
3.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原因的分析,最接近事实的是:
A.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B.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C.维(礼又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D. 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下列哪幅疆域图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A
B
C
D 5.“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秦统一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 B.秦统一使人民脱离了诸侯的统治
C.秦统一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
D.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6.据史书记载,公元前 213 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 200
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 本《庄子》以及 109 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
A.属实
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
D.有可能是事实 7、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8、秦灭楚后,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秦代长沙郡以今长沙地区为中心,覆盖了湖南大部分地区。该郡(
) A.依然实行楚国文字
B.下辖若干县、乡、里 C.郡守由皇帝任命,定期向丞相述职
D.县令由郡守任命,定期向皇帝述职 9、秦始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与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 以下关于秦始皇的评论, 不准确的是(
)
A.完成统一, 使人民生活安定, 经济发展繁荣 B.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 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产生重大影响 C.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 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结束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10、“君主近臣, 代起执政, 品位既高, 退居闲曹。”以布衣为相, 由近臣组成决策机构作为加强皇权措施始于(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11、某著名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史上有三个很重要的人物。他说: “中国之教, 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 得
而后行; 中国之境, 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
)
A.夏禹
B.商汤
C.周武
D.秦皇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王(即嬴政)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贞观十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既属丰稔若斯,朕为亿兆人父母,唯欲躬务俭约,必不辄为奢侈。朕欲常赐天下之人,节是富贵。今省徭赋,不夺农时。”
——唐·吴兢《贞观政要·务农》
材料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唐·吴兢《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请回答:
(1)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历二世即亡而唐朝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指出秦始皇和唐太宗在个人品质上的区别。古代中国帝王个人品质对其王朝兴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除了个人品质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历史人物
参考 答案
1---6
B
D
A
A
C
B 7、答案 B 【『解析』】由“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可知“陛下”代称“皇帝”说明了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8、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郡县制度。秦统一天下后,书同文字,可知 A 错误;秦朝郡守由皇帝直接任命,郡守定期向皇帝汇报工作,C 错误;秦朝的地方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D 错误。
9、答案 A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与再现能力。秦始皇在位时, 完成统一, 但他却征发繁重的徭役、制定严酷的刑罚, 使人民生活不能安定, 经济发展也没能达到繁荣。
10、B
11、D 12、(1)秦亡原因:秦帝王实行暴政,不亲士民,君主独治。
贞观之治出现原因:唐太宗实行德政,轻徭薄赋,君臣共治。
(2)品质区别:秦始皇暴虐多疑、缺乏仁义; 唐太宗俭约、贤能、虚心纳谏。
根本原因:君主专制制度的实行。
(3)其他方面:时代背景、事迹举措、历史功过等。
相关热词搜索: 作业 课时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