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第 3 3 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
[基础达标]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虽然美国宣布“中立”。但随着战争进程的推进,美国同协约国日益接近,主要是因为(
) A.同盟国一方进行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B.协约国在战争中逐渐占据了优势 C.美国同协约国的经济联系逐渐加强 D.美国与协约国在历史上关系密切 答案 C 解析 帝国主义的外交政策完全以自身的利益为转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同交战双方做生意,但从 1914 到 1916 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与协约国的经济联系加强,这种联系导致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2.《全球通史》中对一个条约描述如下:“……而且放弃了芬兰、乌克兰和高加索部分地区,这使它不仅放弃了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省,割让包括 6 200 万人口和 125 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该条约是(
) A.1907 年《英俄协约》 B.1918 年《布列斯特和约》 C.1918 年 11 月一战停战协定 D.1904 年《英法协约》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条约放弃了部分领土和主权,最重要的是“使新生政权获得宝贵的喘息机会”,联系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史实可知,符合 1918 年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的《布列斯特和约》。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称赞华工“是第一流的工人,也是出色士兵的材料。他们在现代炮火下,可以忍受任何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任务”。材料主要说明了(
) A.赴法华工的表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赴法华工为协约国赢得战争胜利做出了贡献 C.中国的参战是协约国赢得战争的主要原因
D.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收回了一些主权和利益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中国劳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及联军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对中国劳工的高度评价,可看出 B 符合题意。A、C、D 三项均与史实不符。
4.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日本对德宣战。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这些行为(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答案 B 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参战,其主要目的是趁机攫取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日本趁英国、法国忙于战争之机,加大对它们的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扩充自己的经济实力。题干中日本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日本首相发表演说,强调日本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均说明日本意在掩盖其参战意图,故选 B 项。A、C、D 三项均未反映日本的本质意图。
5.杰弗里·帕克在《剑桥战争史》中写道:“1916 年末……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 1918 年德国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但导致德国经济的崩溃,并最终导致德国战争的失败,故正确答案为 C。
6.“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呆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反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答案 A 解析 “我要回家!……我不想再呆在这里”说明士兵们已经厌倦了战争,B、C、D 与材料无关。
[能力提升] 7.(2018·潍坊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分为两个阶段:1914~1917 年为欧洲阶段,1917~1918 年为全球阶段。——[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印度外交官、历史学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作者将 1917 年视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欧洲阶段转入全球阶段的主要依据。
(2)结合时代背景,评析材料二中作者的观点。
答案 (1)依据:美国对德宣战。
(2)评析:材料二作者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其观点是片面的。作者只看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但没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因为欧洲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导致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与世界市场的本质。
解析 第(1)问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分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 1917 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有了“世界性”,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不局限于欧洲战场,参战的国家也增多。第(2)问考查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根据材料二可知作者的观点带有片面性,没有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相关热词搜索: 同盟国 作业 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