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的困境 及对策建议思考
全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呈现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和全效化的特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也面临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水平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程度较弱和网络舆情错综复杂且形势严峻等多重困境。对此,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给我们以积极的启示意义,主要可以从加快构建全媒体时代和谐市民社会、积极培育网络非主流媒体有机知识分子和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这三大方面出发。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向前推进,我国已经进入全媒体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
化。”如何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从而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根基成为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此,通过研究全媒体时代的基本环境特征,分析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索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创始人之一的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思想,以期增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进而解决全媒体时代下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问题。
一、全媒体时代的环境特征 我国媒体融合发展进入全媒体时代,传播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呈现出鲜明的环境特征。一是媒体传播全程化,传播路径具有完整性。全程媒体,是指一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的整个过程都处于媒体传播链条中,随时可能成为公众信息,能够吸引公众的关注和聚焦,甚至伴随事件发展引爆事件话题、产生重大网络舆情甚至社会舆情,其完整传播路径处于公众可见视野之下。二是媒体传播全息化,万事万物皆可媒。全息媒体的传播态势表现出多元化特征,既包括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刊等),又体现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技术等新技术应用下的互联网新兴媒体(微信、微博、抖音等),新闻信息传播形式立体化、具象化,受众的信息获取也具有自发性和主动性。三是媒体传播全员化,人人皆是“自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下,智能手机不断得以普
及,公众的自我表达欲望和传播意识得到空前释放,人人皆可成为信息制造和信息传播的“自媒体”,向外发布基于个人所见所闻的信息新闻。四是媒体传播全效化,大数据彰显巨大威力。由于大数据和算法手段等技术的加持,媒体提供方可以清晰地描绘用户画像,从而根据受众的需求推送定制化、个性化信息,促使传播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大大增强,达到全效传播效应。
二、全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主要困境 进入全媒体时代,我国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重视度大幅提高,同时也面临着多重困境,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水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程度以及网络舆情这三大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水平不高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思想,在不断中国化、大众化的进程中与中国人民的历史实践密切结合,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顺利向前推进。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错误思潮沉渣泛起,借以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在网络空间不断渗透,并在部分群众中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迫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领域处
于被动缺席状态。我国自 2006 年实行义务教育以来,科教兴国战略日益取得显著成效,但基于庞大人口数量的现实国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现实要求还存在巨大差距,普及程度远远满足不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识教育仍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全息媒体的背景下,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人民群众容易被各类错误信息、有害信息所引诱和误导,甚至为境内外反动势力和敌对分子利用,在一定范围内和某种程度上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现实安全问题建设构成较大的威胁与挑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俗化程度较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当思想意识上升到理论层面,其通俗化的现实路径也变得困难重重。当前,理论标语式宣传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的一项主要培育方式,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横幅和标语。诚然,反复的灌输宣传能够潜移默化地加强人民群众对理论的认识和学习,但部分缺乏理论素质教育的普通群众可能难以对冷冰冰的口号产生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出现入眼不入心的失语现象,造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困境。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长期以来社会
实践的理论结晶,具有彻底性和科学性,应当是深入人心的,关键在于如何与时俱进地打破理论现实化困境,优化其通俗化路径,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共识,进而内化为精神指引、外化为实践导向。
(三)网络舆情错综复杂且形势严峻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络中公众对于某一事件的态度、情绪和意见的集合,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全媒体背景下,网络舆论具有全程性、全息性、全员性和全效性,社会公众能够深度参与到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促使网络舆情的复杂程度不断深化,产生更为广泛而持久的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同时,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一旦出现负面事件往往伴随着重大的網络舆情,尤其是在西方敌对势力的策动支持下,不断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展开“和平演变”攻势,甚至企图利用重大事件所产生的社会舆论逐步实现资产阶级自由化,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因而,网络空间的重要程度和网络舆情的严峻形势可见一斑,这既符合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利益格局变动此起彼伏的现实国情,也体现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任务和建设道路的艰巨性。
三、文化领导权理论对全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启示
在全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面临多重困境的今天,通过研究分析葛兰西关于文化领导权理论中市民社会、有机知识分子和阵地战的思想,对我国现阶段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加快构建全媒体时代和谐市民社会
在葛兰西看来,市民社会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除了整个物质、商业和工业关系,更强调整个思想文化和知識精神生活的关系,具备独特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与政治社会共同构成“国家”这一概念。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仍然是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根本力量。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获取不同于政治社会中权力自上而下的实现,而是通过在我国市民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才能取得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
其一,持续构建全媒体时代现实和谐市民社会。在社会层面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是和谐市民社会中人民群众的集体价值取向。通过正确区分和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所谓的普世价值概念,利用官方媒体加大宣传引领,指导非官方媒体平台积极发力,合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知,凝聚集体共识。
其二,加快建设全媒体时代虚拟和谐市民社会。虚拟市民社会主要是指网络市民社会,第 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9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8.54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61.2%。面对全媒体时代如此规模化、体量化的网民数量,加强以网络为载体弘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取向对于构筑虚拟和谐市民社会至关重要。
(二)积极培育网络非主流媒体有机知识分子
在文化领导权理论中,有机知识分子区别于传统知识分子,是能够代表新兴阶级从守旧阶级手中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有机群体和有生力量,是无产阶级革命获取和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先锋队伍,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作用[4]。进入全媒体时代,网络媒体主要分为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主流媒体以官方媒体为代表,如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等新媒体平台,而非主流媒体则常见于各类企业媒体、社会组织和自媒体等。网络媒体不断深化发展和垂直分布,积极培养网络非主流媒体有机知识分子意义重大。
其一,合理引导和规范网络意见领袖。信息技术持续全球化,网络舆论的力量也愈发强大而难以掌控,其中,网络意见领袖往往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巨大引导作用,改变舆论走向。因而,相关部门需正确引导非主流媒体的健康发展,对
其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严厉打击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和民粹主义等错误意识形态的泛滥现象。
其二,网络有机知识分子应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网络社会包含于现实社会之中,网络的虚拟性不等于个人网络身份虚假性。网络有机知识分子需明晰自我身份定位和价值取向,积极利用新社交媒体这一有利平台,学习和宣传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颖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促进网络群众的知识化、理论化水平的提高。
(三)捍卫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葛兰西将阵地战视为夺取文化领导权的一种方式,是无产阶级通过学校、工会、媒体等阵地逐步攻破和取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导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牢牢占据话语权的困境下,赢得无产阶级革命的切入口。在我国,捍卫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应当坚守高校、媒体、网络等重要阵地堡垒,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话语权,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打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高地。
其一,持续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拔节孕穗期,思想意识易受到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的消极影响,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后备力量的培养。需不断深入结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历史发展,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历史观教育尤其是近现代史的教育,进而针对性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筑牢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其二,做大、做强官方舆论平台,积极传播中国声音。在全球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 21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社会仍然占据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绝对优势,除了国际传统主流媒体外,还以 Facebook、Twitter、Youtube 等网络社交媒体肆意污化和贬损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形象。在此形势下,应持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经济文化交流,将合作互助推向纵深发展,做好以“一带一路”的策略部署和历史契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名。
相关热词搜索: 意识形态 困境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