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治泡桐丛枝病 泡桐丛枝病又称扫帚病,是危害泡桐的主要病害。在山东省分布普遍,其中以鲁中南地区的泡橱发病最重。发病率一般为 50%左右,重者达 80%以上。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影响很大,病株轻者生长缓慢,重者甚至死亡。有病苗木为丛生状,茎叶细小黄化,当年冬季地上部枯死。幼树发病后,多在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状如扫帚或鸟巢。大树被害后,降低木材出材率和材质等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1)发生特点。泡桐丛枝病病原为类菌质体。类菌质体存在于病株的叶内,其传病昆虫为茶翅蝽。该病原体在寄主体内存在着季节性的运行迹象,其总趋势是秋季随着树液向根部回流过冬,春季又随着树液向树体上部回升。病原体在寄主内的运转动态,为春环剥、秋修枝提供了理论依据。
(2)防治方法。对泡桐丛枝病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方法:
①春环剥,秋修枝。在春季树液主流回升之前对病株进行环状剥皮,或在秋季当年发病停止后,树液回流之前修除病枝。此法简便易行,山东省已在 9 个市地、70 多个县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
②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有抗病性的白花泡桐进行育苗造林。
相关热词搜索: 泡桐 防治 丛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