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理论宣讲工作研讨发言材料,供大家参考。
某镇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围绕“讲什么”“如何讲”“谁来讲”的根本性问题,不断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方式、强化宣讲效果,构建“多元主体”共讲共话宣讲格局,不断推动宣讲内容“实起来”,宣讲方式“活起来”,宣讲队伍“强起来”,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使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注重宣讲内容系统化
一是宣讲内容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基本观点,从群众身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现象和典型案例出发,以“小切口”解剖“大问题”,以“小话题”阐释“大主题”,激发群众的情感共鸣,让群众能够更加直接地感知体悟到鲜活思想的可亲与可近,明确鲜活思想“源自何方”“走向何处”,明确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明确其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联系,做到对鲜活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是宣讲内容注重将“源头活水”与“生动实践”相结合,将鲜活思想的道理学理哲理与基层工作的事理有效衔接,紧扣基层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注重宣讲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养老问题,聚焦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法律道德、乡风民俗、家风家训,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在学习深化、理解消化、运用转化中不断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注重宣讲语言生活化
一是将宏大主题分解成群众生活中的具体话题,用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去例证理论原文,让群众感受到理论虽然表达严肃,但说的事情却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二是将“书面语”转化为群众喜欢的“家常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引起群众的思想共鸣,让群众乐意听、听而信、信而行,实现理论宣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三、注重宣讲队伍多元化
树立“人人都是理论宣讲员、处处都是理论宣讲地”的理念,广泛吸纳党员干部、文明实践志愿者、先进典型、驻村干部等不同群体加入理论宣讲队伍,构建“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先进模范+村组干部”的“多元主体”共讲共话的宣讲格局。一是专家学者讲理论。每逢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结束后,及时对接邀请市、县领导及党校专家讲师到我镇开展宣讲,针对党的创新理论进行全面、深入地解读和剖析宣讲,进一步深化全体党员干部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二是领导干部讲政策。结合全省“三抓三促”行动,搭建“干部大讲堂”理论宣讲平台,充分发挥科级领导干部理论功底深厚、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组织各分管领导,结合工作职责和实际情况,以集中授课的方式,讲解党在基层大政方针及各项惠民政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正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三是先进模范讲故事。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到我镇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邀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宣讲全国“两会”精神,他们结合自己的先进事迹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党员干部感到“可亲可敬、可学可用”。同时广泛选树和挖掘各领域先进典型、感人事迹,今年以来,共选树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人,充分发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四是村组干部解疑惑。村组干部创新开展“院落恳谈会”,紧密联系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零距离”“面对面”宣讲,并现场答疑解惑,做到政策问题释疑解惑答复好,急难问题现场办公解决好,复杂问题集中交办处理好。
四、注重宣讲对象分众化
准确把握宣讲对象,为不同对象量身定制宣讲内容。采取讲党课、座谈交流、调研活动等宣讲模式,开展为机关党员干部讲最新理论知识,为农村青年讲创业技能,为种养殖大户讲涉农政策,为村民群众讲法律、安全知识,为老年人群体讲健康知识等专题宣讲活动,让鲜活的思想为现实的发展提供对策思路,实现基层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日用而知”“日用而新”,促进基层在知行合一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下一步,我镇将创新探索更多为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注重接地气、有生气,将理论学术语言转化成基层语言、群众语言,使抽象的理论转化成群众听得懂的“大白话”,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相关热词搜索: 宣讲 研讨 发言 理论宣讲工作研讨发言材料 理论宣讲工作研讨发言材料 理论宣讲工作研讨发言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