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 —— 回看走过的路
从三月底着手准备《水结冰了》一课,到今天已经近一个月的时间,从教学初的兴趣盎然,到教学中的困惑焦虑,再到教学后的豁然开朗,确实让我深刻经历了很多,记录一些过程中的探究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谈教学中的“四备”
我们常常说教师上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科学教学中还要加一“备”——“备材料”。
(一)教材、学情分析与实施策略:
在学习了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后,从本课开始,将引导学生逐步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第 3 课一第 7 课)。《水结冰了》一课主要包括两项活动:“观察冰块”的活动和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两项活动,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冰的特征,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认识到水在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
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参中将目标定位在:当环境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水温在零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如果让他们同时测量环境温度、水温、观察水结冰,内容很多,且难度较大,因此对目标的制定仅为:通过实验认识到:水在零摄氏度时开始结冰,实验中去掉了测量环境温度这一内容。而认识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过于抽象,理解比较困难,故本课没有涉及。
教学 实施策略:
:
“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以往探究本项活动时,我们常常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的步骤来实验。如何调动学生的原有认知,将这一活动设计为探究性更强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按要求完成。我是这样操作的:
1、在探究前通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当周围环境温度很低时,水温下降,水会结冰。引发思考:课堂上,如何创设低温条件,让水结冰?学生会想到各种降温方法,教师要应对合理的、但不现实的想法,同时学生交流时要引导思考:你为什么想到用这个方法?帮助梳理到“制造低温环境”,最后学生可能会想到利用冰块制造“低温”。
2、提出探究问题:水在什么温度时开始结冰?先让学生猜测(为后续的观察点服务),再讲解实验方法。
3、如何发现和判断水开始结冰?
试管浸入碎冰中,无法直接看到试管中的水结冰。如何判断水结冰是个观察难点,学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水结冰。一开始,我们尝试将试管插在紧贴容器内壁的地方,结果发现:即使透过透明的容器,仍然不好观察结冰的状况,且靠近冰块的后壁先结冰,也不易观察,如果等到前面结冰,则需花很多时间。而且学生在洒食盐时如果操作不好更会影响观察。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法。
目前采取的是一段时间试管轻轻动,先靠感觉判断,再将试管拿出来看,因为水会流动,冰不会流动,一旦看到试管内壁附着着薄薄的冰层,就可以判断水开始结冰了。(学生对开始结冰的理解——完全结冰,所以要提前强调清楚)通过下水探究,我们发现:有时水结的冰很薄,不易观察到,于是我们采用的是对比观察的方法,隔一段时间拿出来观察水结冰了没有?我采取的是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让他们在认为可能结冰的几个猜测温度时进行观察,
按照上面的判断方法观察,使他们主动地、有目的地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水温降到 1 摄氏度时仍然不会结冰,而且水温很长时间保持在 1 摄氏度。
这时,教师顺着学生的思维,抛出问题:如果要让水温继续下降,该怎么办?学生会想到:继续降低温度。此时教师再告诉学生在碎冰中加盐能制造更低的温度。(这样学生通过实践,能真正明白在碎冰中加盐的作用)学生在实验时持续观察试管里的水温,直至水结冰。
4、实验分析。
学生在零上水温时测量两次,零摄氏度观察一次,学生会发现在零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同时前后对比,更能观察到冰的形成。通过亲自实验、观察,让学生认识到水在零摄氏度时开始。这样操作能层层推进,遵循了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教学材料的准备和改进:
试验装置的改进:
让水在短时间内结冰,试管要细而短,对于三年 级的学生,让他们十几分钟持续测量试管里水的温度, 难免会有温度计液泡磕碰试管壁的情况,所以我对实验 装置进行了一些改进,在试管口和试管内加了两块泡沫 圈,能固定温度计在水中的高度和位置,这样能有效避 免学生操作不规范影响实验数据的不准,更符合三年级 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操作。
温度计的精确度:
:
在《测量水温》教学时,我就发现学校的温度计由于生产厂家和批次不同,精准度不一致,很多时候学生的观察方法正确但由于温度计本身的问题,产生了误差。
本课教学对温度计精准度的要求很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数据的测量,结果的分析。实验前,我们通过插入碎冰中筛查检测选择了十支比较精准的温度计。
冰块的选择:
:
冰块是制造低温的原材料,每次课前捶打成冰块都要花去很多时间,且块太大不容易与试管“亲密接触”。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我们又选择了超市里的碎冰渣。但冰渣太碎,易融化,所以我们要捶打一些冰块与冰渣混在一起。
二谈教师的亲历。
教师亲身经历是学生亲身经历的前提。我们做了好几次下水探究,出现一些我们未预料的现象——“过冷现象”。
在 3 月 28 日的下水探究中,发现:一连几支温度计在测量时水温一度降到零下 2-3 摄氏度,奇怪的是水此时居然没有结冰,试管从碎冰中拿出再放进去,温度计液面开始上升,升到零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了。接下来几天的下水探究均出现类似情况。
于是我们开始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考虑到投放盐量的时间、拿出碎冰面观察、水质(纯净水、自来水、矿物质水、自然界中的水)、制冰的水质等情况可能造成的影响,一一实验,发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均出现了“过冷现象”。
询问了大学教授,告知这是正常现象,回家上网查询此为“过冷现象”——通常水在 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但有时即使温度已经低于冰点,水仍然不结冰,这种现象称为过冷现象。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水要结冰需要先在水中任意一个区域内形成至少一个小冰"核"(nucleus),在这个核的基础上才能开始正式结晶。这时如果外界给一个刺激(用力摇晃或在桌子上用力磕一下就立即结冰了),就好像打开一个开关一样,瞬间结冰。当有过冷现象发生时,一旦结冰开始,会从过冷的温度突然回升到 0℃,待全部水结冰之后温度再下降。
这一问题是大学研究的范畴,考虑到三年级的孩子的认知水平,此问题对于他们过于深,想办法尽量控制干扰因素(温度计的精准、水质、水量、碎冰大小、盐量多少等),避免此问题的出现。
前期的下水探究用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出现多种始料不及的现象,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的心情一如“水结冰了”,常常和水温一样跌到零下几度,随着深入的探究,多次的试教,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状态和学生的认知、思维现状有了更多的了解,心中有了把握,心中的坚冰渐渐融化。
通过这次亲历认识到:科学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亲历,更需要教师亲历,“下水探究”,唯有亲历,才能品尝到其中的不易与快乐,才能深度钻研,合理调整,准确把握。
2009 年 4 月 24 日
相关热词搜索: 发言稿 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