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原牦牛养殖中,牛皮蝇蛆病是很容易发生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病,该种疾病会严重危害牦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高原地区由于牦牛养殖采用放牧方式,很容易和皮蠅蛆接触。调查研究表明,在高原地区有接近40%左右的牦牛曾感染过该种疾病,具有传播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征。为进一步掌握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赛乡犊牛皮蝇蛆病的寄生情况,2017-2018年3月和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该地区牦牛犊牛1033头和986头,分析该地区牦牛皮蝇蛆病的寄生情况。通过连续2年的调查研究可发现,蝇蛆病在该地区流行范围较广,并且2018年的发病率要高于2007年的发病率。当没有充分认识到皮蝇蛆病的危害性,更没有采取针对性措施,定期对牛群进行驱虫处理,当地畜牧兽医人员应提高重视程度,强化技术宣传,提高防治效果。
关键词:犊牛;皮蝇蛆病;流行病学调查;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08
0引言
危害牦牛的皮蝇主要包括2种,一种是蚊皮蝇,一种是牛皮蝇,这2种皮蝇的成虫形态大致相似,体长为13~15mm,在体表着生大量的绒毛,体色呈黄绿色和深棕色[1]。蚊皮蝇的流行季节相对较早,在每年的4-6月间出现,而牛皮蝇通常在6-8月危害牦牛。结合皮影的危害特点可发现该疾病的传播流行具有典型的季节性,通常发生于每年的夏秋季节。进入夏秋季节后,成年的皮蝇进行交配,雄蝇死亡,雌蝇在晴朗无风的天气在牛的皮肤较薄的位置产卵,产卵后雌虫死亡。虫卵在特定的温度、湿度环境下经4~7d的孵化形成第1期幼虫,幼虫通过牛的皮肤跟毛虫钻进皮肤中,进而在牛的皮下组织迁徙,移动生长发育,危害牛背部组织。皮蝇幼虫在牛体表皮肤迁移过程中,会消耗机体的营养物质,第2年早春季节发育形成第3期幼虫,第3期幼虫会在牛的背部皮肤停留2个月以上。幼虫成熟后钻出皮肤,落在地表形成虫蛹,经过1~2月的孵化后,形成成虫,如此循环往复地侵染牛。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选取
为进一步掌握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赛乡犊牛皮蝇蛆病的寄生情况,2017-2018年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了该地区牦牛犊牛1033头和986头,分析该地区土牛皮蝇蛆病的寄生情况。
1.2试验方法
在患病牛进行诊断中,主要依据患病牛的临床症状,肉眼观察和用手触摸牛背部瘤包数量,确定牦牛是否感染皮蝇蛆病。
1.3临床诊断
对患病牛进行实际诊断中,可结合患病牛的具体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鼻蝇在产卵中会不断侵扰牛。幼虫在皮下组织移动中会引起牛体表皮肤瘙痒和疼痛不安,临床上表现为不安、频繁打喷嚏,用体表皮肤摩擦墙壁或坚硬物或者在圈舍内狂奔。当幼虫在牛体表背部出现后,很容易作出诊断。最初在牛的背部皮肤组织上能摸到圆形的硬结节,经过1~2个月的生长发育后会形成肿瘤样的突起,仔细观察瘤包还能发现中间存在1个小孔,小孔周围蓄积大量干涸的脓痂,轻轻挤压瘤包,能从中挤压出幼虫[2]。当出现上述临床表现后,即可对病情做出确诊,判定犊牛患牛皮蝇蛆病。
2结果
通过2017年和2018年3月和5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分别调查了该地区牦牛犊牛1033头和986头区域该病的感染情况,发现地区鼻蝇蛆危害较为严重。2017年3月和5月感染率分别为4.74%、5.42%。2018年3月和5月感染率分别为7.40%、8.22%。其中2018年的总感染率要显著高于2017年的总感染率。结合该种情况可发现牛皮蝇蛆病在犊牛群中有呈现加重流行感染的趋势,需引起牧户的高度重视,采取对症措施进行防控。
3讨论
通过连续2年对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赛乡犊牛皮蝇蛆病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发现,2017年3月和5月平均感染率为4.74%和5.42%,总体感染率为5.08%。2018年3月和5月平均感染率为7.40%和8.22%,总体感染率为7.84%。该地区犊牛皮蝇蛆病的感染率显著提升,感染强度较大,传播范围较广。出现各种情况与牧户的饲养管理饲养方式有很大联系。在青海地区,由于农牧民群众一直沿用传统放牧养殖模式,在放牧养殖中,牛群在自然条件下很容易接触大量牛皮蝇,感染该种寄生虫病。另外,很多牧户放牧回来后,并不能严格按照牛的日龄和体重科学分群,而是将牛群集中养殖在一个大的圈舍中,牛群之间相互接触很容易引发致病原的传播流行。整体养殖环境较差是导致皮蝇寄生繁殖的主要原因。
为更好地防范牛皮蝇蛆病的传播流行,应引导牧户充分考虑该种疾病的严重危害程度,严格落实防控措施,这对降低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有很大帮助。在具体疾病防控中切断皮蝇蛆的传播途径,对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有重大现实意义。每年夏秋季节重点做好体表皮肤驱虫处理工作,对防范该种疾病传播流行有很大帮助,常用的药物主要包括依维菌素和阿维菌素。在药物使用中可采用内服,也可采用体表涂抹[3]。大量实践研究证明,伊维菌素在治疗牛皮蝇蛆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由于该种药物广谱低毒高效,能高效驱杀皮蝇蛆幼虫。在药物使用中一定要准确掌握幼虫的感染期,严格控制用药时间,保证科学合理的用药,以达到科学防治目的。在广大基层地区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要引导农牧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该种疾病对犊牛健康生长造成的危害性。在日常养殖中要做好牛群的科学管理工作,一旦发现患病牛应该单独隔离养殖,并选择相应的驱虫药物进行严格的驱虫处理,确保体表健康。此外,还应注重改善整体的养殖环境,注重清洁圈舍,逐步转变过去放牧养殖模式,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增强牛群身体抵抗能力。
4结束语
临床上牦牛皮蝇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该种寄生虫主要以吸取牛体表皮肤血液为主,喜欢吃腐烂的食物,在自然条件下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经过大量研究表明,该种疾病也可经血液传播。考虑到牛皮蝇蛆病危害的严重性,提前落实好防范措施,对防范该疾病传播流行有很大帮助。在疾病防控中转变养殖模式是防范该疾病的最有效手段。另外,当地畜牧兽医人员应深人基层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牧户掌握该种疾病的正确防治技术,逐步改善养殖理念。一旦发病及时上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降低发病率,缩短发病周期,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相银,张玉芳.互助县北山地区牦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兽医杂志,2009,45(6):82.
[2]常锋,杨伟德.药物驱除牦牛皮蝇蚴临床试验效果观察[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3):33-34.
[3]侯淑萍,牦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8(20):35-36.
相关热词搜索: 犊牛 寄生 调查 皮蝇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