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情况调查报告 陇县崇文中学
张高旗 1 一、问题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手机这种便携快捷的通讯工具也成了中学生的必备行头。
中学生配带手机进校园的确带来了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方便,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正在上课的时候,有人手机突然响了;自习课上,有学生用手机发短信跟朋友聊天,有人在用手机打游戏,甚至浏览不健康网页;还有人晚上钻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看小说、打游戏直到深夜,第二天昏昏欲睡等。继游戏机、小说之后,手机也成了困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麻烦事。许多孩子因为痴迷手机上网而荒废学业这让许多家长和老师非常头痛,一些孩子甚至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为了使学生、家长和老师全面、正确地认识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同时也为学校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我们组织开展了此次调查研究活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对学生的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取样来自于陇县崇文中学九年级 2 个班级,设计有无手机两种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共发放 73 份,回收 73 份,其中有效问卷 69 份,有手机问卷 35 份,无手机 34 份。
有关数据分析如下:
1、请问目前你手机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本调查问题的设置旨
在掌握学生手机使用的用途。四个选项,最多可选择两项。选择“必要的通讯联系”32 人次,占 89% ;“打游戏”3 人次,占 11%;“上网看电子书、QQ 聊天”32 人次,91%;“上网查资料”23 人次,占 68%。由此可见,学生使用手机的娱乐功能远远大于通讯功能。
2、请问你每月话费大概是多少? 话费在“10~30 元”之间的有 28 人,占 64%;“30~50 元”有 3 人,占 12%;“50 元以上”4 人,占 17%。本选项的设置主要是了解学生手机使用所产生的费用情况,即使不计手机初置费用,单是每月话费就是不少的额外开支。可能对一些家庭来说,三五十块,不算什么,但相对于学生一个月一百多元的午餐费来讲,特别是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3、请问你在上课时是否将手机关掉?本问题选择“一定关”9人,占 23%;选择“不会”,占 16%;选择“调震动”26 人,占 74%。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学生选择“调振动”而不是关机。当问及为什么要调振动的时候,一大部分的学生回答是“万一有短信或来电可以看一看”,还有的表示方便看时间。
4、请问你在上课时查看短信或玩手机吗?本问题选择“经常”的 18 人,占 26%;选择“偶尔”12 人,占 19%;选择“从不”5 人,占 13%。这一问题的数据也间接的支持了第三个问题——大多数学生选择“调整震动”的动机。
5、请问你的手机是否曾干扰过课堂? 本问题选择“经常”6 人,占 22%;选择“有时”12 人,26%;选择
“从没过”17 人,80%。这种干扰课堂的行为,应该包括铃响的情况,也有个别学生“玩”手机,课任老师前去制止从而干扰课堂的情况。如果说看短信还是个人行为的话,影响课堂则已经是妨碍他人的行为,所幸这种情况并不严重。
6、请问你认为中学生使用手机影响学习吗? 本问题选择“会”25 人,占 66%;选择“不会”9 人,占 26%;选择“不好说”1 人,4%。从数据可见,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手机使用是否影响学习有一定的认识,而有的学生是讳疾忌医,不敢正视问题。
7、你是否因为玩手机受到过老师的批评? 本问题选择“经常”26 人,占 75%;选择“有时”6 人,4%;选择“从没过”3 人,12%。数据显示,目前老师对“玩手机”学生的批评教育比较重视,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8、你是否因为带手机而总想玩管不住自己而苦恼? 本问题选择“经常”22 人,占 62%;选择“偶尔”7 人,占 23%;选择“从不”6 人,占 19%。某些学生对手机已经产生心理依赖,明知道课堂摆弄手机的利害,但是手机在身边就忍不住要拿出来玩。
(二)对家长的采访与分析 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况且家长是学生使用手机的重要鉴证者,全面掌握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家长也是主要渠道。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笔者选择了 73 名学生中的 11 位家长,设计并发放了采访问卷。
1、在上学期间(周一至周五),您是否经常用手机给孩子联系? 对本问题有 7 位家长选择“不联系或偶尔联系”,4 位家长选择经常联系。“带手机方便与家长联系”,往往是学生回答带手机必要性时,理直气壮的答案。
2、据您的观察,孩子的手机主要是用于必要的通讯,还是玩游戏、QQ 聊天、看小说等娱乐方面较多?
对该问题有 4 位家长选择“必要通讯多”,7 位家长选择“娱乐方面多”。与上一问题的回答有异曲同工之妙。
3、您认为中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制力,抵制住手机上网的不良诱惑,能合理使用手机?
对此问题的回答,6 位家长认为“不能“,4 位认为“能”,1 位答非所问。
4、您认为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是利大还是弊大?总体来看,您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持什么态度?有何建议? 弊大:7 位(其中 5 位建议合理使用,2 位认为不应该带手机)
中立:4 位(其中 2 位赞同带手机进校园,2 位认为关键看如何使用)
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家长对同一问题看法也并不一致。在学生进校园是否该带手机问题上观点有些模糊。
(三)国外对手机进校园的管理措施
中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是一个国际性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的关注,并纷纷出台法律法规来应对。意大利在
2007 年就明令禁止学生课堂上使用手机,对违反规定的学生,给予没收手机和期末考试不予通过等处罚措施。芬兰法院决定,禁止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 10 万欧元的罚款。法国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禁止学生使用手机。2009 年 1 月,日本文部科学省致函全国各中小学,要求禁止学生携带手机上学,并要求高中制定“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等规定。2009 年 8 月,印度中等教育中央委员会下发通知,要求下属中学将手机禁用范围从教室扩展至整个校园,教职员工、来访家长也不允许用手机。由此可见,这些国家或禁止学生校内使用,甚至是进入校园的所有人,或是釜底抽薪,从通讯公司下手,惩罚措施亦相当严厉。
三、对解决问题的思考
中学生带手机的成因是多方面,既有时代、社会、家庭和学校因素,也有学生自身因素。
通过多方面的调查,我们发现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利与弊,并非是非此即彼,泾渭分明。这也就注定了在相应的解决办法上,采用简单化的处理,“一刀切”地堵和禁是不合情理的,也有悖于现代教育理念,并且也是不现实的;放任自流,视而不见,则是失责渎职。问题解决的关键还在于引导,可以采用班会、辩论、讲座等多样化的引导方式,在学生、老师、家长之间形成共识,家校、同学间的监督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以班级为单位,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制定手机使用条例,比如入校关机,放学后或中午较长休息时间开机。
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同学共同监督记录。对于多次违反,超过条例规定次数的同学,可以在一定的时期内取消其手机使用资格。进而逐步营造良好的手机使用氛围,形成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
同时,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和引导上,老师也要起到身正为范的表率作用。如果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带手机或拿手机看时间,甚至在自习课上收发短信,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诱导,也会冲击学校、老师在手机使用管理上的说服力。此外,还要多与家长沟通,吸纳个别家长的好的做法。例如,有的家长给学生配带功能少的手机,既可以保留手机通讯的功能,又可以防止攀比、规避手机成为游戏机的可能。
总之,在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上,如果能够通过有效引导,最终达成存利去弊,合理使用的良好氛围。这样,就可以提升学生的自律意识,自我管理的水平,那么在学生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就具有更深广的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调查报告 中学生 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