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人文地理调查报告

时间:2021-10-21 14:15:44 来源:网友投稿

  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农民的市民化是当前政府部门和学术界都非常关注的焦点与热点议题,也是21 世纪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之一。从目前我国城市农民市民化的对象来看,有两类群体逐步被纳入到了政府的视野之 中:一是城市郊区的失地农民,二是长期移居在城市的农民工群体。这两类群体都是改革开放和城市扩的产物,也是城市未来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新社会群体。因而本次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查,具有贴合时政的重要意义。本次调查对 62 名居住在市的农业转移人口进行访谈,主要从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途径、限制因素,农民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以及城市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调查。

 1.调查时间:

 2013 年 7 月 8 日

 2. 调查地点:市区 3. 调查人: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第四小组:

 第五小组:

 第六小组:

 4. 调查方式:分小组进行访谈 5. 调查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途径、限制因素,不同年龄人群(青壮年和老年)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及存在问题。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力

 经过此次访谈,整理结果后发现,市的农民市民化人口主要来自周边县乡村的农民,还有部分外省市人口。他们在定居至少 2 年以上,现在他们在主要从事的工作:长期移居的农民工群体——从事相关城市建设工作;企业职工;私营小店老板;事业单位职工等等。同时对他们转移到市的动因进行总结分析,整理归

  纳得出如图 1 所示的原因:

 图 1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动力因素 本次调查,把促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因素分为两大类:主动动力因素和被动动力因素。

 被动动力因子:①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空间的横向扩,越来越多的农村逐步变为城市,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农村用地转为城市用地,农民的耕地、房屋用地转变成城市建设或者工业建设用地,因而促使大量农民被动的向城市转移; ②在此次随机调查访谈中发现,有个别受访者是因为洪水、干旱、土地污染等环境原因导致农民失去土地,被迫转移到城市转变为城市农民工。

 主动动力因子:①城市是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便利的交通、优越的教育资源、更多更优的的就业岗位和较高的工资水平极具吸引力,城市对周边地区的极化作用,利用强烈的凝聚力把周边的农民纳入到城市人口围中。总体来说,这些农村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得农民为了追求更高生活平台,主动向农村转移,这样就形成了城市的拉力;②政府政策具有行为的导向作用,特别是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农民有序的向城市转移,具有重要作用。譬如政府对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逐步完善,保障城市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对农民市民化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近年来政府着力解决农民工工资安全保障、农民工子女城市教育、农民工户籍等问题,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在城市谋生活;③城市 25

 40.00%

 35.00%

 20

 30.00%

 15

 数人

 10

 5

 0 25.00%

 比

 20.00% 分

 百

 15.00%

 10.00%

 5.00%

 0.00%

 用 高 量 往

 征 资 质 向

 导 害

 灾 宅 位 高

 地 多 教 生

 被 工 育 活

 政 住

 策 地

 引 系列1 农 业

 地 岗 更

 市 原避

 系列2 就 求追

 城对

 的经济稳步发展,即经济因素,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工资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动力。

 (二)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途径

 在了解了促使农民市民化的动力机制后,我们进一步对其转移途径进行了调查,经过信息整理,我们整理出了以下几种途径,调查结果如图 2 所示:

  图 2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途径 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相一致,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途径主要是 就业与工作分配,占所调查对象的

 38.71%。其次为买/长期租房定居,联姻或随 迁也占一定比例。其他途径有升学、参军。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转移途径有些许差别,男性其主要转移途径是:在城市到找稳定工作或创业, 租房住,然后结婚买房,实现市民化。女性其转移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与原本城市市民结婚转变成市民,二是与上男性的途径一致。同时青年人和老年人的途径也存在差别在调查的老年中,有比例较大的一部份是追随城市子女生活而在近年定居于城市的,另一部份则是通过早年城市就业/创业定居于城市。青年人中相对大部分的是通过在城市找工作、参军升学等转移到城市。青年人转移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提升,考大学或者参军改变原本的生活状态,追求更好的生活水平,从而转移到城市。

 以上的转移路径中,不仅道路狭窄, 而且竞争异常激烈, 一般的农民实际上是很难走通。因此,在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下, 除了极少部分农民能够转变为市民,其他大部分都是属于“城市农民”。

 (三)农业人口转移城市的困难因素

 此次调查,我们重点还关注了农民转移到城市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阻力因素, 经过整合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如表 1 所示是阻碍农民实现转移的因素:

 表 1 农业人口转移城市所遇困难因素 频数

 频率 户籍问题 26 41.9 房价高,消费高 17 27.4 起步难,社会认可率低 14 22.6 无困难 5 8.1 总计 62 100 在转移过程中,势必遇到各种阻力,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各种政策措施执行不到位等等,诸多因素导致农民在转移过程中遇到阻碍。经过此次调查,在限制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的因素中, 41.7%的人遇到的是户籍问题。有受访者表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户口办理难,需要花钱买”。同时,城市高消费水平及高物价,尤其是高房价,以及城市工作生活起步难,社会认可率低都阻碍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

 (四)转移后回农村意愿

 在受访者中,我们针对转移人群回乡的意愿进行调查,其多数人表示没有回农村生产生活的意愿,而愿意回到农村中的人数也占有一定比例,部分受访者表示虽然有回到农村的意愿,但由于家庭、事业、教育等方面都已融入城市,而在农村已无土地等原因而无法回到农村。

 特别是对那些长期居住于城市的农民工进行深入的访谈,我们发现他们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生活没有保障,但是他们大部分还是愿意留在城市继续生活,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农村落后的经济和生存环境。相较城市而言,他们在农村的生活更加困难,所以他们仍然选择留在城市。

 而另一部也许会返回农村的农民,则表示城市生活压力太大,消费水平各方面的难以维济,所以他们选择在城市工作一定时间,积累到一定的积蓄后,返回农村生活。

 图 3 转移人口返回农村意愿 三、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也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产生活的满意度。

 图 4 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的满意度 总体看来,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满意度处于中上水平,受访者中感觉“一般”和“满意”的人占大多数。相比青壮年大多数对城市生活满意的一般,大多数老年人对城市生活感到满意,这与青壮年和老年的的生活阅历和个人诉求不同有关。通过对访谈记录的整理,归纳出城市中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1、收入不及物价上涨速度: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受访者表示,所在城市 16 14 12 10 8 6 青壮年 老年 4 2 0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收入水平较低,但物价水平较高,虽然城市收入水平较之过去与农村都有所提高, 但增长速度远不及物价上涨速度。其中一个表现是城市中的高房价,这成为了农业转移人口在适应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的一大压力。

 2、交通拥挤,规划欠合理:城市人口集聚,尤其是私家汽车的普及,形成城市交通压力,造成交通拥挤堵塞。而红绿灯时间与数量上的设计不合理、交警缺乏、停车场不足都加剧了这一问题。

 3、社会保障不全面广泛,教育费用高: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青壮年都提到了老人看病、社保、子女上学等问题,表现为农村转移人口农业人口医疗、教育费用都高于城市人口,以及缺乏对这一群体的低保等社会保障。这都给这部分人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

 4、环境卫生质量有待提高: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都影响了农业转移人口对城市的满意度。其中卫生问题,如垃圾随意堆放也较为普遍。

 5、社会歧视,沟通困难:这一问题在青壮年群体中较为突出。工作上,城市人对于农村人存在歧视与戒备心理,不利于其事业发展;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困难,人际关系不和谐。

 四、转移后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人口转移后在农村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导致农村劳动力急剧减少。剩下的劳动力大多是老弱妇童,像有疾病、文化素质低和其它有劳动能力缺陷的人等。

 不利于农村经济建设。导致因地荒芜,无人耕种,粮食生产产量不稳定,目前在农村据初步估计,除退耕还林还草的土地外,大约摞荒的耕地在 10—15%,做“应付田”在 30—40%以上。农业新技术推广步缓慢,使粮食产量整体呈下滑趋势。

 2、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现代农业步伐缓慢。涌向城镇的劳动力, 大多是青壮年,有文化,有一定的劳动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能力和有经济头脑的人。而在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正需要像上述外出涌向城镇的人,致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快、现代化水平低、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开发步伐就更缓慢。

 3、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宏伟蓝图的实现。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大批有

  文化、懂技能、有知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而则这些新农民却向城镇转移了, 从而延缓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二)农业人口转移后在城镇的主要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向城镇转移,增加了城市本已处于“饱和状态”的就业压力,就业、再就业矛盾越来越尖锐,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估计,每年毕业的应届博士生、硕士生、大、中专学生、高职和技校学生有 2000 万以上,加之全国累计失业人员达数千万人。就业压力越大,这样“僧多粥少”的现实问题不可能在近期解决。

 2、不利于建设现代文明新型环保城市。现代的新型城市大多是卫生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例城市等,这都要求环境优雅,生态文明,不出现乱贴、乱倾倒生活垃圾和不随地吐痰现象等。而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大多没有经过正规培训和争做“文明市民”的熏,带有农村的不讲文明举止,不讲卫生、不讲“形象设计”,给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城市、新型城镇的文明、生态秩序井然、规整洁不产生出和谐和共振现象 。

 3、不利于维护好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进城中的农民文化素质与城里人相比,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法规知识少,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什么是守法,什么是,有的无事可做,无岗可争,就去参与赌博、寻畔滋事、打架斗殴、形成什么“帮派”甚至参与到黑社会中去,有的卖淫嫖娼、拐卖妇女儿童、盗窃、抢劫、行骗等,有的进城农村劳动力已成为一个城市的不安定的因素之一。

 4、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如住房、医疗卫生、上学、餐饮、日常工作品的供给等矛盾突出,给本已“饱和”的城市增大了容量,处于临界状态,还随时可能引发“爆炸”。

 五、对城市管理者的建议

  针对相关以上调查总结农业转移人口所引发的问题特别提出几点相关对策, 使得在转移过程减少阻力。1、政府必须抓住改革机遇,努力搞好经济,改善市民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加强环境建设;切切实实解决百姓切身关心的住房问题、看病问题以及孩子上学入托问题、就业问题等政府应该积极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城市居民所拥有的相同的各种社会权利 , 包括居住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市 民的基本权利;下定决心,明确目标,落实规划,抓住机

  遇,加大力度,群策群力,促进经济发展,城市建设。

 2、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城市社会应该为农民市民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接纳环境, 主动与新市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 帮助其尽早完成向新角色的转变;从农民自身来看, 户籍的转变只是是市民化的 开始, 而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社会角色等方面自觉完成从农民到市民的再社会化过程才是新生活的关键。

 3、加强人口流动的管理,合理引导人口迁移。面对迁移人口的增加和人口流动加快的大趋势,政府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制度创新,消除人口迁移中的不合理因素,使人口合理、有序地流动。

 4、完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走小城镇化发展道路。通过研究发现,农民愿意迁移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的生存环境,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吸引他们从农村迁移出去的主要因素之一。使得小城镇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地区。

相关热词搜索: 人文地理 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