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根据阳江开放大学关于毕业作业的基本要求,并结合行政管理专业的学习需要,本人于 2018 年 6 月 23 日开始对红丰镇潮观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红丰镇潮观村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农村经济产业化、农村建设新型化、人居环境优美化、逐步把红丰镇潮观村建成为拥有现代文明生活的新型新村,把农民培养成为适应新形式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一、潮观村的基本情况
潮观村位于阳东县西北部,现有人口 2650 人左右,劳动力 1600人左右,在外劳务人员 850 人左右,是市级贫困村。全村国土面积65 平方公里。年人均收入达 5800 元左右。阳东潮观村位于漠阳江与八大河交汇的冲积平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村内种植香蕉、大树菠萝等传统农作物,但没有形成品牌和产业规模。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帮扶单位入驻后,系统调研了该村的产业情况,最终依托本村的资源优势发展香蕉产业。潮观村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和畜牧业。主要的农产品有香蕉、草莓、百香果、荔枝、水稻、肉猪、龙眼等。近年来,红丰镇潮观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有关部门准确把握、全面落实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灵活运用到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扶贫工作中。把产业脱贫和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以美丽乡村建设
推动精准扶贫工作。建成一批能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优势产业。
二、 潮观 村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脱贫攻坚为潮观村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村民们日子富起来了,生活环境变好了,越来越多外出的村民回家建房。完善村里的硬件设施,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拓宽增收渠道,形成“一村一品”拳头农业品牌产业,带动潮观村及周边农业发展。
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诺泽农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带动贫困户脱贫。今年总产量350 多万公斤。诺泽农公司执行董事黄伯初介绍,基地引进的是巴西蕉,亩产 4000 公斤左右,目前的市场价约 3.6 元每公斤。基地的香蕉主要销往深圳和香港,每到收获季,上百家采购商便进村采购,销售火爆。去年村里的贫困户每人分红 2604 元,目前潮观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 44 户 144 人,均享有香蕉基地的分红。同时,香蕉产业基地用地以高于市场的价格租赁村民土地,在种植和收获的季节,以日薪 100 元的标准招纳村民务工,多措并举促进贫困户脱贫,带动村里 500 多人增收致富。
三、 潮观 村建设新农村存在的问题
(一)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培训工作亟待加强。
当前绝大多农民素质不容乐观,文化水平不高,思想保守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法制观念淡薄,道德素质差,缺乏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不强,文盲、科盲、法盲的比例还非常大。随着城市化、工
业化进程的加快,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大量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留在农村的农民素质呈逆向发展态势,并且呈现老年化趋势。
(二)
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全面取消农业税以后,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是补助性的,投入非常有限,老百姓的义务意识和集体观念越来越淡化。农村的一些公益性基础建设的维修和新建很难组织发动。村容村貌改善难。针对集并村庄、完善设施、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问题,资金难筹,工作难做。农业基础设施年久失修,配套设施不全,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三)
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欠缺,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基层党员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在群众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很多工作需要他们去引导。但是,目前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培训“充电”等种种原因,自身的能力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形势和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发挥不了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
四、进一步加快 潮观 村建设新农村的思考
(一)提高村民新农村建设的意识
在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财政支持力度的同时,把改善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文化建设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民群众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实现自身意愿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同时结合各县区实际,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
善农民生活,才能又快又好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加强农村设施建设与管理
以农田水利为重点,抓好烟区水利设施配套、水源保护、人畜饮水、坡耕地治理、土地深翻等基本建设,做好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以山区、民族地区为重点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加强乡村公路建设,提高乡村公路畅通水平。实现行政村主要干道通弹石以上路面,全县村民小组通公路的目标。
(三)加强基层干部管理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涉农干部队伍和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把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政治过硬,作风扎实,业务能力强,能为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骨干力量充实到新农村建设干部队伍中来,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取信于民,增强政府公信力,增加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同感。
相关热词搜索: 新农村 调查报告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