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学习李保国教授精神心得体会】

时间:2022-01-10 13:12:59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

  学习李保国真干实干苦干能干精神,心系农民办实事

  开平区栗园镇统计站 孙俊茹

  通过近期镇党委组织学习?李保国先进事迹?材料,对我触动很大,作为帮农民增收35亿元、带动10余万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恩人?、?财神?,他对得住这个名字;作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比农民还像农民?的相貌让人在瞬间诧异后油然而生敬佩;而他35年间在太行山区推广36项实用技术、培育16处山区开发先进典型的事迹,更是感动了无数人。?太行新愚公科技财神农民教授?……这一个个特殊称谓,都诉说着李保国教授的感人事迹,表达着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李保国教授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卓越贡献,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献给了对广大群众的无私承诺。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遍布了太行山贫困山区的闪光足迹,诠释的是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他给燕赵大地留下了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给人们心中留下了悠长思念和由衷敬佩,他用穿越时空、烛照世人的人格魅力,谱写出了一曲质朴感人的壮丽诗歌,树立起了一座永恒不朽的时代丰碑。

  他为了取得老百姓的信任,为了农民脱贫致富,他深入太行山区教会农民靠科技手段管理好自家的果树和林木,在短时间内增收、致富,这才是令老百姓真正信服的?砝码?,逐步实现了太行山区全面脱贫的宏伟计划。

  李保国教授总是?迎着农民的需求找课题,农业科研才有生命力。?他常对河北农大课题组同事说?让农民亲近科技、掌握科技,农业科技工作者先要学会当农民。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这是李保国终生的追求,他这样说,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如今的太行山上不乏他带出来的?农民专家?。他用劳动和技术给山里人开辟了一条致富

  之路,他又用毕生的实践和生命给党员干部撰写了一本鲜活的学习教材。他永远地离开了却给后人留下了学不尽的精神财富,学习李保国就是要学习他真干、实干、苦干、能干精神。

  一、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真干?作为责任扛在肩上。?我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把事情做得更好?,在他心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容不得推卸,也容不得丝毫懈怠。就是要学习他这种真抓实干的品质,就应该学习他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人民的政党为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就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二、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实干?作为自觉落在脚上。为了摸清当地山区的?脾气秉性?,解决种树难题,李保国起早贪黑,白天跑遍山上的沟沟坎坎,晚上点着油灯彻夜研读,分析数据,寻求破解之道。

 ?山当餐桌地当炕,躺在地上吃干粮?一度成了他的生活常态。有时,他还把乡亲邀到自己的临时住所里,促膝长谈,虚心请教。制约山区经济果林业发展的瓶颈逐渐露出水面,让树木存活的唯一途径就是加厚土层。可土又从何而来?如何保证加厚的土层不被雨水冲蚀?随之而来的一个个难题又摆在面前。他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在白天的翻山越岭中,在夜晚的油灯下,他的思索没有停止过。正是这实打实地干工作,才使得前南峪从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今天?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社会主义建设的实干家,就是要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脚踏实地的开拓未来。

  三、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苦干?作为本分埋在心里。?无雨渴死牛、大雨滚石头?,这是他常年工作的环境,也是带领农民奋力前行的原因,就是这朴实地比农民还像农民的老人,在艰苦的山村扎根几十年。实现中国梦,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品质,把?苦

  干?作为本分,用坚持不懈地行动,把苦难这个绊脚石,化作前进的动力和风帆。

  四、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把?能干?作为关键根植在?田间地头?。30多年扎根太行山,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这些个数字无一不是他?能干?的真实写照。在当前这个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需要的就是这种能干事、干成事拼劲儿,要的就是这敢为人先、有所作为的闯劲儿。

 五、学习李保国同志,就是要把他心系农民办实事做好事作为方向。李保国把心系农民、致富脱贫当成科研努力方向,他主持的科研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林业部、河北省的一系列奖项,如他主持的?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获原林业部?国家七五重大攻关成果荣誉奖?,?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研究?获原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聚续’生态农业工程技术?中心试点的前南峪村获得?全球生态环境建设五百佳?提名奖,并获得?河北省山区创业二等奖?,?优质无公害红富士苹果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李保国讲?我自己就是农民出身,农民的孩子上学不容易?。他自己出钱为贫困学生交学费。他主动和学习后进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努力上进,完成学业。别人不愿意上的课他去上,别人不愿意管的班他去管,别人认为是?刺儿头?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不仅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而且和他结下了深厚友谊。一些毕业十几年的学生,有了困难他仍然一如既往给予帮助。

  学习李保国同志,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俯首勤为。将毕生心血都{学习李保国教授精神心得体会}.

  抛洒在太行山山区开发事业上的李保国教授,以始终如一的执著,坚守了对党忠诚、心系人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地,彰显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忠诚、干净、担当、实干的政治品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作为乡镇机关一名普通党员,要从李保国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把对他的感动和崇敬,转化为推动我镇建设美丽乡村、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从李保国教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永远忠于党的事业,对党忠诚,爱岗敬业,扎根乡镇统计一线,自觉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躬身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做到自觉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脚踏实地不漂浮,埋头苦干不张扬,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忠于使命,履行职责,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干事做事上,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监督整体职能作用,为领导指导工作、进行科学决策提供统计数据,当好领导参谋,争先创优,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从李保国教授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就要像他那样,待百姓如亲人,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在工作中要强化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做到大公无私,殚精竭虑,激情奉献,干净做事,为把我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6年6月30日

  篇二:《学习李保国教授心得》

  《学习李保国教授心得》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扎根基层,深入太行山区,三十年如一日的为山区林业发展、农民生产致富殚精竭虑,奉献毕生心血和汗水,最终积劳成疾,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李保国的事迹对我触动很大,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之际,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向李保国教授看齐,要化悲痛为力量,弘扬他的高尚精神,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学习李保国同志,就要学习他务实的作风和质朴的品质,扎根基层不怕吃苦,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奉献精神。2013年以来,李保国教授到阜平指导核桃生产发展模式的创新改善和技术管理,7个乡镇的820多个自然村都留下他的脚印。李保国教授生前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奔走于太行山区,播撒科学和知识的种子。李保国教授的身影常出现在田间地头,但人们总是不能一眼把他认出来。因为李教授一身质朴的服装和一名农民并无两样。李教授说,和农民朋友打交道不能和教育研究生、博士生一样,我要穿的很体面如何让农民从一开始就接受我,从而接受我的科技方法,我又怎么和他们打成一片,带领他们走上科学致富的道路呢!李保国用最真挚的行动,最热烈的爱心感动着太行山区的人们!{学习李保国教授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的创业精神。2009年以来,李保国教授指导平山县葫芦峪园区连篇高规格治理黄山,并探索出“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国太行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典范。他指导创建的山区综合开发“葫芦峪模式”正在向保定等地的30多个县、100多个乡镇广泛推广。李保国用科技的力量,带领基层干部群众共同把荒山秃岭变成了青山绿水,他用责任和担当与基层干部群众共同奋斗,让山区人民走上了创业富裕的道路,带动了成千上万的人脱贫致富。他的务实实干、奋发作为的创业精神,正是当前我们调结构、促转型工作应该努力学习的精神。

  学习李保国,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亲民爱民的大爱情怀。李保国教授之所以受到果农和各地干部群众的爱戴和信任,是因为他心系果农,热爱事业,用实际行动为果农的成长、事业的发展点滴付出。内丘县岗地村村民梁国军1997年中学毕业后,就回村参加了劳动,从那时候起,李老师开始手把手地教他种果树。4月5日,因为果树叶的生长形状问题,他刚通过微信咨询了李老师,按照李老师教的方法刚治好了叶病,就在网络上看到了李保国教授去世的噩耗。李保国教授的模范事迹在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和基层干部群众的热议,余10万人浏览。8000余人转载了相关信息。

  李保国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先进楷模,对党衷心,无私奉献,三十多年扎根基层,完成太行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示范推广面积达1826万亩,为贫困地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谱写了一曲质朴无华又感人肺腑的壮丽诗歌,彰显了共产党人忠诚、担当、实干的政治品格。

  李保国同志走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心中,他就像一粒种子,扎根为巍巍太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应该向李保国同志看齐,深入学习李保国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奉献意识、为民意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摆在心底,大胆探索、用科技唤醒创新意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用真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真正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宏伟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李保国精神永续远航!

  篇三:《李保国同志学习心得》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李保国教授,一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演绎不平凡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党员,我一定认真深刻地学习李教授这种“太行新愚公”的精神。

 李保国生前是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管专家、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他35年如一日的走进太行深处,足迹踏遍邢台大地。他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为太行山区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做出卓越贡献,被乡亲们誉为“太行新愚公”。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2016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李保国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李保国30年如一日的扎根在太行山上最艰苦的农村,带领学生们在这里与村们同吃同住,改造荒山,实现绿水青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的荒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全村人民实现了集体致富。李保国同志默默奉献的“太行新愚公精神”感动和鼓舞了广大党员要以李保国同志为学习榜样,认真开展向李保国同志学习活动,迅速在全国掀起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争做李保国式优秀共产党员的热潮。

  李保国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自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他践行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他埋头苦干、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崇尚实干、力戒空谈,始终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夙兴夜寐、激情工作,创造出一流业绩;他甘于奉献、严格自律的道德情操,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淡泊名利、坦荡无私,用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引领社会风尚。

  李保国作为千千万万基层党员中的一员,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为民情怀。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当前,我国发展已经步入新的阶段,时代呼吁更多的党员干部要像李保国这样,以无私奉献、为民服务的情怀,带领人民群众攻坚克难,脱贫致富。

  工作中需要这样的人,我们也要做这样的人――一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工作的人。身为一名高校教师,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技能,掌握工作要领,

  用专业的技能为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学生而努力。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声冲锋的号令,号召全体教职员工学习心无旁骛、爱岗敬业的进取精神,在现代职业化教育的道路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向李保国教授致敬!

  **********系 ***

  20**年**月**日

  篇四:《李保国教授报告会心得体会》

  心系群众,矢志不渝

  ——观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电技卓越141 朱晨宸{学习李保国教授精神心得体会}.

  5月19日,省会河北会堂内气氛庄严肃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李保国,河北农业大学一名普通教授。他35年如一日情系太行,把课堂搬进山沟,把实验室放在果园,把论文写在太行山上;他见不得百姓受穷,一头扎进穷山沟,10多万农民因他而脱贫,被誉为“太行新愚公”。4月10日凌晨,年仅58岁的他因心脏病突发猝然离世,留给人们无尽的悲痛。

  “李保国把一生献给了太行山,献给了太行山人民,他的死比太行山还重!”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原站长刘秀礼跟踪报道李保国20年,他永远忘不了今年4月2 日中午和李保国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当时李保国气色不好,却还是没日没夜地忙碌着,大家责问他是不是不要命了?李保国回答:“那么多农民在等着我,我脱不开啊!”

  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回忆起李保国带领群众种苹果的往事:自掏腰包推广苹果套袋技术、手把手教村民管果树杨双牛流着泪说,岗底村原来是贫困村,今天人均收入超过31000元。岗底的穷帽子,是李保国帮我们摘掉的;村民的好日子,是李保国用命换来的,李保国是我们岗底人的大恩人啊!

  “作为一名大学教授,他为什么一年200多天扎在山里?因为他始终坚持一个理念--生产为科研出题,科研为生产解难。”跟随李保国20年,助手齐国辉见证了李老师用点石成金的科技之手,让太行山区的一个个村子绿起来、富起来。“您走了,但您的精神已深深扎根于我们心中,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把您未完成的事业做得更好。”齐国辉含泪许下诺言。{学习李保国教授精神心得体会}.

  报告会上,学生陈利英哭着追忆--老师是“严师”,会因为学生写论文不认真,罚他在学校写到大年三十才回家;老师更是“慈父”,会想着帮学生凑钱买房、帮学生找对象。“我们早就把您当成‘父亲’,只是还没尽一天孝心,您怎么就突然走了呢!”

  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既是李保国的人生伴侣,也是他的工作搭档。“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他是怕时间不够,他怕他少帮了一个扶贫点,就会辜负一群人的希望。”报告过程中,郭素萍几度哽咽,泣不成声,“保国,多想和你再去岗底看苹果,多想和你在车上聊绿岭核桃,多想和你再吃一顿团圆饭。保国,我想你!”

  整理李保国的遗物,一张行程表让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饶桂生深受震撼:从今年1月到4月10日去世,101天时间里,李保国62天在出差、行程7860 公里。“我为学校有这样一位好老师而自豪。”饶桂生表示:全校师生将以李老师为榜样,弘扬“太行山精神”,拓展“太行山道路”,让李保国扶贫志愿服务队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燕赵大地。

  聆听饱含真情的讲述,感受李保国的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台下听众热泪盈眶,会场内多次爆发热烈的掌声。掌声和泪水背后,是大家对李保国的思念和敬仰,是凝聚在心中的信念和力量。

  看了报告会,我对李保国教授的理解更深了一层:“哀思之后,我们更应该化悲痛为力量,争做李保国式党员干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习他甘于奉献、不为名利的精神追求,传承他待百姓似亲人的为民情怀,弘扬他让荒山披绿、穷岭生金的责任担当。”

  现在我自身还有很多不足,偶有学习动力不足或者做事马虎的情况出现。但是在观看了这场报告会之后,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当下中国还有多少群众饿着肚子,还有多少群众没有脱离贫困。如果我不能肩负起责任,那又怎么对得起党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人民群众对我的殷切期盼呢?从今天起我会坚定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努力学习,向李保国同志看齐,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五:《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大全

  >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大全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一

  清明节刚过,人们尚未从怀念至亲的气氛中走出来,4月10日,"太行新愚公"李保国突发心脏病,不幸离世,太行山百姓永远失去了这位"科技财神",人们再次陷入悲痛之中。

  在河北农大职工宿舍,前来吊唁的人们络绎不绝,社会各界送来的花圈和花篮摆满整个小区,现场气氛庄严凝重,人们以不同方式怀念他。

  李保国,1958年2月出生。河北武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知名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科技特派员、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特等劳动模范,河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1975 年8月参加工作,1975年至1978年先后在武邑县怀甫公社广播站、武邑县机电局工作。1978年3月至1981年2月就读于河北林业专科学校蚕桑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9年7月取得河北农业大学果树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1月取得中南林学院森林培育学博士学位。于 2016年4月10日4时在保定逝世,享年58岁。

  30多年来,李保国一直从事经济林栽培的教学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主讲9门课程,每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北方经济林栽培学总论》等9部教材的编写工作。他坚持把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长期的科研工作,大量的科研成果,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他能够及时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不断更新讲授内容,深受学生欢迎。

  李保国毕生致力于山区开发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足迹踏遍河北山山水水,辨识了河北省山地景观生态经济资源特征,确立了山区开发综合治理的标准化基础工程技术体系和山地特色优势资源产业化技术体系,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技术、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技术、绿色核桃配套栽培技术等优质品牌产业化技术。获得 "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通过推广自己的先进成果,先后培育了邢台县前南峪村、内邱县岗底村、临城县绿岭果业有限公司、平山县葫芦峪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山区开发先进典型,示范推广面积达到了1826万亩,为河北山区生态治理、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突出贡献。

  1981年至1996年,李保国为了解决太行山低山区土壤瘠薄、干旱缺水、造林成活率低、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重大难题,与课题组的同事们一同克服了严寒酷暑、山高谷深等困难,风餐露宿踏遍了前南峪村的所有山头地块,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数千次的山体整地爆破试验。他们提出的聚集土壤、聚集径流的两聚造林理论和太行山生态林业建设技术,将过去只有酸枣、荆条等小灌木植被的干旱山地种成了苹果、板栗、核桃等高效经济林木,使前南峪村林木覆盖率达90.7%,植被覆盖率达96%。昔日穷山村,如今山清水秀,花果飘香,被誉为太行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获得联合国"全球环境保护五百佳"提名奖。前南峪人把李保国的名字和事迹刻成碑文,矗立在村口。

  1996年至2003年,李保国为了研发无公害苹果栽培配套技术,常年吃住在岗底村,白天钻果园查看情况,晚上上山用黑光灯测报虫情,夜间分析研究解决方案,开发了富岗苹果生产的128道工序,实现了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的标准化。生产的"富岗"无公害优质苹果在1999昆明世博会上获得银奖,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2007年被指定为2008奥运会指定果品,创出了国内驰名的"富岗"苹果品牌。此项{学习李保国教授精神心得体会}.

  技术带动了河北省优质苹果产业的大发展。

  1999年开始,李保国在最难开发的太行山干旱丘陵岗地——临城县城北的狐子沟开辟了治理战场,他带领课题组成员在乱石遍地、荆棘丛生的荒岗上选取86个样方,调查植被、土壤和水土流失状况,确立了"聚土集水"的开发策略。选种了早实薄皮核桃。经过10年时间,形成了配套的优质薄皮核桃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使过去赤壁几十里、草都长不好的荒岗变成了"花果山""摇钱树",培育出全国知名的"绿岭"核桃。首届中国核桃节在绿岭举办,同时,促成太行山区百里百万亩优质核桃产业带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

  2009年开始,在平山县葫芦峪,李保国把山区"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技术做成了标准化模块,指导园区连片高规格治理荒山3万多亩,并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紧密结合,探索"大园区、小业主"的园区经营机制,创建了我国山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典范。

  学习李保国心得体会二

  一个黑乎乎、笑嘻嘻的人朝地里走来。安小三家的小孩正

  

相关热词搜索: 心得体会 教授 精神 学习 李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