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范文(通用5篇)

时间:2021-12-10 13:51:37 来源:网友投稿

改革开放:经济政策改革开放: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5篇 , 供大家参考选择。

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5篇

【篇1】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

改革开放口述史

采访者:小明

受访者:外婆(农民1948年生)、表哥(将要出国留学的研究生1994年生)

采访时间:2018年11月25日

采访方式:电话

采访一

采访者:姥姥您好,大学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我们的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作业,今天我给你打电话就是想了解近几十年您的生活,写一份改的开放四十周年的口述史。姥姥今年已经70岁了,近几年发展比较快,您可能对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太了解,所以您就和我说一说以前的经历就可。

受访者:好呀,作业一定要好好完成,姥姥会好好给你你讲的。

采访者:我想问的就是,在您30岁的时候,国家开始实施对外开放,与农村关系比较大的就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80年代初的时候这项制度就在全国广泛推行,你们那时是怎么分到土地的呢?

受访者:那时候,在70年代,我们都没有东西吃,好多人只能去要饭,但那是我还比较好,因为我父亲是地主,但那时我们家的生活也不好,国家生产的东西太少了,我们的粮票是有限的,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地里的人也不好好干活,我父亲经常和他们起冲突,整天也是愁眉苦脸的。几年后不知怎么,家里的地都没了,好像是收到村里了。然后人们都去向村里承包土地,依照家里的人口分土地,我们的承包期是15年,但后来又延长了30年,我们从那以后就一直有自己的地种了。

采访者:是呀,那是国家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还是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的呢,1978年哪里的人也是和您说的一样,他们饱受饥饿之苦,那年冬天18位村民就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起初他们认为这是有风险的,后来政府就以一号文件的方式肯定了这种制度,所以才普及到全国的。你说了,在这之前,人们都吃不饱,那承包了土地之后,生后改善了吗?

受访者:从那以后生活就好多了,我们的粮食只用向大队缴纳一点,剩下的都是自己的,我们都努力地种地,更好的是,我们还可以向村里借一些耕牛、犁、锄头什么的,那时感觉干活就是给自己干的,大家没事就会在地里忙活,都喜笑颜开的!

采访者:姥姥,我知道你们卖过自行车,为什么会卖自行车呢?

受访者:那时候,我们都骑自行车呀,结婚的人也都是要买自行车的。那时,县里有一家自行车厂,你姥爷就是从哪里进的货,有时还会进排子车,大家去城里赶集什么的,都骑着自行车去;要去地里拉肥料,拉粮食,都用排子车。

采访者:这都与国家的政策有关呀,80年代乡镇企业都办了起来,种地不再是唯一的出路了。乡镇企业为你们增加收入,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力量。那这几十年,您还感受到了什么变化呢?

受访者:那可多了,以前村里甚至是县里都没有马路的,我们出行是特别的不方便,现在的马路都铺好了,走路再也不会担心泥泞路;还有现在我们的衣服真是样式太多了,记得80年代时,大街上都是黑、白、灰的中山装,大家穿的都一样,再看现在你们的衣服太漂亮了;还有,我们以前都没有电视、电话,以前都是听广播,站在房顶上听村里的广播,后来用收音机,再后来有了电视,我们还会去看电影。

采访者: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科技、文化都在发展,2016年国家《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提出科技三步走目标,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都到世界第二了!邓小平1978年去日本的时候做日本的新干线,而我们只有蒸汽汽车,现在我们的高铁都普及世界了。以后有机会我也带您去坐高铁,坐大飞机。

采访二

采访者:表哥你好,我想问几个有关改革开放的问题。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真是令人眼花缭乱呀,幸福感的获得源于精神文化的多元和进步,你最近有什么文化娱乐活动呢?

受访者:说起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发展,就数网络文化了,现在我玩的都是动漫游戏,看的都是网络直播,还看网综,玩手游,那可多了,相比小时候的玩泥巴、捉迷藏,现在的文化娱乐太丰富了。文化和教育息息相关,中国曾是文盲最多的国家,改革后扫盲进入法制化轨道,教育经费支出占GDP得4%以上,我就获得好多奖学金,教育普及了,高校录取率高了,我才能这么顺利的上完大学,现在我们的精神都丰实了。

采访者:对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生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加快,新兴文化业态应运而生,2013年到2015年,我国文化进出口总额均保持一千亿以上的规模,一带一路消费就占了30.8%,丝路文化正引领者走出去的新方向。那开放还给你带来了什么优势呢?

受访者:由于开放,我现在不仅可以看国产电影还能看外国大片。在节假日的时候,还可以和朋友一起去国外旅游;更重要的是,开放让我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各种证件很快就办下来了,

我向往着和国外朋友一起交流学习,我现在真是充满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不仅为了我的梦,更为了中国梦而奋斗!

采访者:说的真是太棒了!国家的改革开放我们这一代真的体验很深,蛟龙号下海了,载人航天升空了,量子通信用起来了,大飞机飞起来了,高铁穿行起来了,那科技发展了,我们的环境你感觉怎么样了呢?

受访者:不得不承认的是,近几年我感觉空气质量下降了,雾霾严重了,但我知道大家的环保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国家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保护环境。

采访者:是的,环境污染伴随工业化进程应运而生,党的19大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而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2017年元旦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了“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的号令,相信我们的环境很快就会改善。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篇2】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

改革开放史

回顾30年的奋斗历史,可以说,如果没有当时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突破,就没有思想的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就不可能产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摸着石头过河”以及后来的“抓大放小”,"老鼠和猫理论",“有所为,有所不为”等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形成,不仅依据了马克思原理,而且也是尊重群众在实践中的实事求是精神、集中全党智慧、正确地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产物。 30年的奋斗,30年的拼搏,使我们党和人民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在探求真理,认识真理,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方面,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一: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只有思想大解放,生产力才能大发展。 3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表明:思想的束缚是最大的束缚,思想的解放是最大的解放。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体制、机制的解放。可以说,每一次时代的大变革、社会的大进步,首先是一场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我们只有不断适应实践的深化,敢想、敢试、敢冒、敢闯、敢干,勇于冲破思想、体制、机制的束缚,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永葆生机和活力。 二:深刻认识国情,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共识。这一共识对于我们今天的现实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发展虽然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但是,如何科学地认识国情,依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课题。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国情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不仅要立足于当今的国情,也要考虑以往的国情和未来的国情;不仅要洞悉国内,也要放眼世界。就国内而言,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国力日益强盛,矛盾日益突出。从国际上看,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日益紧密,虽然经济危机差不多已过去,但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还是前所未有的。 十七大报告做出的“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定位,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判断。也只有在准确把握国情的前提下,我们才能取得更 大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回眸过去,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国富民强;展望未来,我们坚信祖国会更加强大,人民会更加安康!

生在红旗下,长在贫困中是我们那一代人的真实写照。我的童年、少年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在思想上对祖国地认识就是: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北京是世界政治、文化的中心,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等大道理。但是,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食不果腹、衣不御寒的现实,令我等倍感困惑。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自己祖国的明天是美好的,更不用说有“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古训了。后来,自己逐渐成长起来了,一些问题的答案渐渐找到了,原来祖国曾经得了一场大病,而治愈大病的良药就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迅速让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逐渐走上了富裕道路;改革开放解放了知识分子,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让国民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改革开放让国家的政治体制 得到了不断完善;改革开放大大加快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总之改革开放,让中国的综合国力 大大提升,让国人的幸福感快速上升,让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让中国在国际社会上有了更多得发言权。改革开放的成果,我们已经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不用再罗列那些乏味的数字了。

毋庸置疑,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什么腐败问题;收入分配不公问题;所谓“三座大山”问题;法治不健全、不完善,老百姓权益得不到保障问题等等。本人认为,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历史遗留问题,有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新形势下存在的新问题,我们依然应该用改革的方法去解决。改革不但能解决老问题,相信改革也能处理好新矛盾。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并且这个发展是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请相信改革开放!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大幕在深圳等特区已经拉开,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力1401

罗松扎西

2014011996

【篇3】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

改革开放史(简读)

改革开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

1979年7月15日,中央正式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脚步, 对外开放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1992年南方谈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进入新的改革时期。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史(解读)

一、改革开放的业绩与成就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依旧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当时,农村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重高达83%,并且这些人口可以说是属于绝对贫困人口。再加上社会主义经历了艰难的曲折探索阶段,中国当时的社会经济情势不容乐观。正是在这样一种极端困难的状况下,中国领导和人民开始冷静地反思国家的命运及前途。

1978年,一套全新的发展模式应运而生。由此,中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以往的探索之路,那便是改革开放之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风雨兼程,砥砺前行。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此前提下,依据国情新变化不断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调整与完善,持续推进改革开放纵深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凭借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身份,改变了世界对我国古老的看法和态度。

——经济质量显著提升。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我国经济以创新、创造、创业联动模式,实现了再升级。在技术创新引擎推动下,已经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并成为全球互联网应用业态的领先国家。创新经济的高速发展,使我国经历了从“触电”“触网”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基建的巨大变化。

——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在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砥砺奋进中,我们党充分调动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既把蛋糕做大又把蛋糕合理分配,以此解决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可以说,国民生活水平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实现了质的飞跃。

——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如今,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是转变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已改变社会矛盾的层次,基础性社会矛盾得以破解。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行动计划,统筹谋划、加强组织,优化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不断打造出具有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和速度日益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现有科技水平。在材料学、计算机、通信、制造业等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成功研制航母、无人机、隐形战机等,我国已在世界上成为不可忽视的科技大国。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改革开放助力推动思想文化的开放,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到极大繁荣和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人民精神层面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充实,社会思想文化包容性与日俱增,国家文化软实力得以极大提升。中国文化在多元多彩的世界文化大舞台上传递出好声音,绽放出华丽色彩。

——民生改革阔步前进。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不断加大医疗投入,实施新医疗政策。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施行精准扶贫,彻底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四十年来的民生改革,实现了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助推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人民今天完全可以自豪地说,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跻身世界发展圈层。不得不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找到的适合社会主义中国发展的道路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性创造。同时,改革开放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实践一再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是党和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开放成功的原因分析

四十年来,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多项经济指标跃居世界第一。总体上来说,中国已从一个农业国转型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大国,也基本完成了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成绩的取得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基础之上。下面,是改革开放成功的四点原因。

(一)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特发展道路,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又同时兼备中国特色。

其一,在社会主义方向的指引下,中国走共同富裕的发展路子。即使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强起来,但最终的奋斗目标依旧是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国家在扶贫工作上下了很大功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实施很多举措。旨在通过精准脱贫措施,把中国建成一个没有绝对贫困人口的国家。四十年来,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绩。新增就业岗位和受教育机会、改善社会保障、缩小城乡差距等,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利好结果。

其二,中国的发展道路显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土地公有制、国有企业发展、政府管理经济活动等方面,国家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另一方面坚持一定程度的调控力。同样是采用民主政治模式,但不同于外国的是,中国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出发,并未照抄照搬三权分立,而是打造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三位一体民主政治模式。在经济领域,中国始终坚持宏观调控,却也给与市场经济极大宽松发展空间。因而既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能够发挥市场独特的魅力。另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治国学说在当前德治与法治的融合治理矩阵中起到了协调平衡的功效,对秩序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社会网络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具有相当大的影响。这使得中国制度约束和道德规范呈现出地域特色、国家特征。

(二)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

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高速度,取决于中国对市场改革取向的坚持。这是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的见证和决策。从1978年开始,中国就坚定不移地走上了一条以市场为主导的改革路线。

起初,中国积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努力搞活商品经济。随之,在意识到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后,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与制度。当然,中国并未彻底将计划体制与制度的东西全盘否定。政府一方面推进市场经济,另一方面也极力促使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新旧两种经济体制和制度共存,进一步发挥融合经济模式的相互补充作用。如此,通过推行渐进式改革,既推进了改革,又得以在动态过程中使计划与市场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从而有力地维护了经济社会稳定秩序。

当前,中国市场取向改革不断进行深化,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发展格局。随着中国总体的经济自由度逐步提高,国家的经济改革事业同步向好。而且,国人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已经没有异议了。

(三)经济重心工作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重要决策就是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发展工作上来,实现了国家工作重点的特大转移。这明确了不论是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还是中国的各级政府,都要狠抓经济发展工作。而且,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重心工作。

面对全国上下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中国积极研判海外投资形势,主动寻找投资机会。通过引入大量外资,中国当地税收大幅度增加,新增就业机会不计其数。尤其是沿海地区城市,当地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相应地也同步提升了消费水平和档次。当中国各地掀起争相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热潮之后,各个区域的经济增长都极为明显,GDP增速很少有在10%以下的。即使在广大城郊地区,基础设施也很快建设起来。随后,中国的制造业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四)全球开放化进程的融入

在中国改革开放期间,全球的交融程度与日俱增。我国就此不断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积极融入全球开放化的进程之中。

第一融入阶段,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国积极引进外来投资,加强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其中,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中国沿海的广东、福建、上海等地发展最快。伴随着工业开发区的大量建立,许多村庄很快就转变为全球的制造基地。较为显著的例子是,东莞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直到90年代末,中国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高峰,基本确定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第二融入阶段,对接世界贸易规则与产业链。从2001年加入WTO开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中国完成了世界贸易圈层的接纳和就位过程。中国通过将自身贸易规则与世贸规则相接洽和融通,赢得了西方发达国家贸易规则的接纳。这对于中国更好地融入全球贸易圈是极为有利的。同时,中国同世界在价值链上实现了对接,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让世界贸易越来越离不开中国。在全球贸易圈中,中国制造业的真实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GDP总量也同时超过了日本。中国终而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

第三融入阶段,借助“一带一路”战略主动开放。从2013年开始,中国凭借资金、实用技术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建“一带一路”战略体系和机制,促进全球在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财经、人文社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实现相互支持与相互促进的联动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的开放、创新、包容发展,加强文明对话,最终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进程开局良好,效果不错。

【篇4】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

20 年 月 日

A4打印 / 可编辑


附件1

“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专题培训课程模块与专题

模块一 学党史,明初心,知使命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红船精神”新长征路上的精神底蕴

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

历史记忆中的长征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转折

“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与“左”倾错误的发展

六十年代初期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初步恢复

“文化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的展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模块二 学新中国史,坚定信念,砥砺前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光辉历程

新中国70年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播撒公平正义的法治之光,让法治力量浸润人心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发展

从文盲大国到人力资源大国

——建国70周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辉煌成就

从“一边倒”到“大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外交战略的演变及经验总结

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综合立体交通加速构建、海陆空四通八达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交通规划发展回顾与展望

模块三 学改革开放史,继往开来,迈向复兴

改革开放促进中国的伟大飞跃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四个历史阶段回顾

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

中国改革40年若干深层理论思考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新征程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改革开放40年社会政策的发展与理念变化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踏上改革开放新征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法治建设及其时代发展

模块四 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确保人民军队忠实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模块五 学优秀传统文化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

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充实价值认知

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论语》和孔子的教育之道

《孟子》与中国传统文化

魅力诗经:中国人的精神家底

《史记》与中国传统文化

老子的“道”与“路”

——老子的文化形象与《道德经》的解读途径

《周易》哲学与东方智慧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篇5】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发展史

作者:郭若平

作者机构: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州350001

出版物刊名:中共党史研究

页码:11-15页

年卷期:2016年 第11期

主题词:改革开放;党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范式;社会主义事业;历史研究;现代化建设;征稿启事

摘要:自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但长期以来,关于改革开放的历史研究以及相应的理论探讨却一直处于薄弱状态,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鉴于此,我刊拟开设“推进改革开放史研究”笔谈栏目,并向全国党史国史学界征集来稿(征稿启事参见本期第124页)。本期先推出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我刊希望广大党史国史研究者就此话题建言献策,积极发表意见,着重从理论概述和实践路径等方面加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顶层设计,为改革开放史研究的全面展开指点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 党史 发展史 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