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学习《渔家傲》

时间:2021-10-15 13:14:09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渔家傲》 一、新课导入 简介作者及背景 二、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深层理解 1 词的上阕,展现的是一幅边塞风光图(写景)。

 【交流点拨】首句“塞下”点明环境,“秋来”点明时令,秋天到了,北方边塞的风光与江南风光迥然不同,别具特色。突出“异”,总写。

 并从三处来体现,分写:

 ①大雁南飞:极言边地荒凉,连鸟也不愿久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将士们条件艰苦。

 ②边声四起:塞上四周响起了特有的边声:西风呼啸,骏马嘶鸣,兵士吟唱,草木萧萧,衬上悲凉的军中号角声,使得边塞的秋天更显肃杀。

 ③孤城落日:在斜阳西沉,烟雾缭绕中的千山万壑,犹如屏障,重重叠叠,前句描绘出一幅雄浑壮阔的画面。但是“孤城闭”三字顿然情势突变,显示出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的景象。“闭”字写出戒备森严,透出紧张气氛,可见战事紧张,战士们在傍晚就提高警惕,守卫孤城,防止来犯。从视觉上把整个塞上偏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人如临其境,同时感受边塞将士的慷慨悲壮的情怀。

 2 下阕抒写征人思乡之情(抒情):

 【交流点拨】第一句为诗人自抒情怀的句子,他身负重任,戍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萌发乡关之思,然而浊酒一杯,又怎能消去浓重的万里之愁?由生活细节进入人的内心刻画。

 第二句诗人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戍边报国的一腔热情。但是在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时代,要想保家卫国,抗击侵略,谈何容易?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使他充满苦闷与悲愤。

 第三句写浓霜满地的夜晚,(由白天—黄昏—夜晚)一片萧寒景象,而幽怨的羌笛哀婉凄切,使人倍感凄凉。

 最后两句写这样的夜晚,勾起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愁,白发苍苍的将军,远离家乡的士卒泪水盈眶,久久难以入眠,都流下了忧国思家的泪水。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拳拳爱国之心,浓浓思乡之愁,表现了守边将士的悲壮情怀,慷慨而又惆怅的情绪。

相关热词搜索: 学习 渔家傲